中文版 | ENGLISH

新闻中心

GROUP NEWS

铁矿石成为大商所首个“一全两通”品种

发表时间: 2019-12-07 │ 点击数: 

12月9日我国铁矿石期货期权将上市。此为大连商品交易所首个工业品期权,引发市场关注。就市场关注的热点问题,经济日报记者专访大连商品交易所党委书记、理事长李正强。

商品期权相当于期货的“保险”

  记者:谢谢您接受经济日报的采访。近期证监会批准了5个期权上市,期权市场再开五朵金花。其中以12月9日大商所上市铁矿石期权最引市场关注。今年以来,由于境外矿山矿难和飓风的影响,铁矿石价格大幅波动,困扰着国内钢铁企业。此时上市铁矿石期权,意义是什么?

  李正强:非常高兴接受经济日报的采访。近期,证监会批复上市铁矿石期权,这是市场各方的共同期盼,也是水到渠成的结果。

  商品期权相当于期货的“保险”。商品期权上市后,能够为相关产业链、各类市场参与者提供更加丰富、便捷和个性化的风险管理工具,对整个衍生品市场都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在铁矿石期货上市初期,我们就提出在铁矿石衍生品上实现“一全两通”。“一全”指的是期货、期权和互换工具上齐全。“两通”指的是现货与期货市场连通、境内与境外市场连通。2018年5月,铁矿石期货引入境外交易者,实现我国第一个已上市品种的国际化。2018年底,大商所推出了商品互换业务。如今,随着铁矿石期权上市,铁矿石品种率先实现 “一全两通”新格局。

  “一全两通”在铁矿石品种上的成功运行,对于衍生品市场完善工具体系、提高市场效率、发挥市场功能、提升定价能力等方面将发挥更大的作用。我们正积极争取在更多品种上实现“一全两通”,以推动衍生品市场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吸引更多境外客户参与我国期货市场,使“中国价格”更具公允性和代表性。

  铁矿石期货国际影响力持续提升

  记者:铁矿石期货一直是市场的明星品种,上市6年来,它的发展发育和功能发挥到底如何?

  李正强:2013年10月18日铁矿石期货上市,目前已发展成为全球规模最大、唯一采取单一实物交割的铁矿石期货品种。上市6年多始终保持平稳运行,功能发挥充分,引起了海内外钢铁产业链的高度关注。2018年5月4日,铁矿石期货成功引入境外交易者,国际影响力持续提升。

  目前,我国铁矿石期货得到了海内外市场参与者的高度认同。铁矿石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普氏指数相关性保持90%以上,套期保值效率超过80%。国内如鞍钢、沙钢、河钢、南钢等大型钢铁企业,以及英美资源、嘉吉等国际主要铁矿石贸易商都已参与铁矿石期货交易,管理价格波动风险。国际投行在分析钢铁产业发展形势时也把大商所铁矿石期货价格作为重要参考。目前,铁矿石期货的法人客户持仓比例接近50%,产业基础比较扎实。

  11月,全球最大铁矿石生产商巴西淡水河谷与国内两家钢厂开展铁矿石基差贸易。这意味着境外矿山开始把铁矿石期货价格作为定价基准,逐步开展铁矿石人民币业务。

  人民币国际化的有力抓手

  记者:铁矿石期货向全世界提供一个公开透明的以人民币计价的铁矿石期货价格。期货价格一旦作为大宗商品国际贸易定价依据,对于人民币国际化有何意义?

  李正强:在国际市场上,大宗商品普遍采用交易所集中交易形成的期货价格作为国际贸易定价基准,“期货价格+升贴水”是国际通行的定价模式。通过发展我国大宗商品期货市场,形成公开透明、以人民币计价的大宗商品期货价格,为国际贸易提供定价基准,能够成为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有力抓手。

  我们在建设铁矿石期货市场之初,就期望依托我国在全球铁矿石贸易格局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形成以人民币计价、具有全球代表性的铁矿石期货价格,打造国际铁矿石期货定价中心。目前来看,随着国际大型矿山以铁矿石期货价格来定价、以人民币计价来销售,铁矿石期货在国际贸易中正逐步发挥定价功能。长期来看,铁矿石期货价格将成为由国内钢铁企业和境内外矿山、贸易商、投资机构共同交易形成的、具有全球代表性的价格,并被国际市场广泛认可和采用。

  2018年,我国铁矿石进口量10.64亿吨、进口额755亿美元,对外依存度超过80%。如果大量的铁矿石国际贸易采用大商所期货价格作为定价基准,国际贸易合同将便利地使用人民币来进行结算和支付,有力推动人民币“走出去”。

  建议钢铁业运用好期货市场

  记者:在采访中我了解到,我国的10大钢铁企业有8家都参与了大商所的铁矿石期货。但是实体企业也有一种说法,如果他们深度参与的话,铁矿石期货其实没有那么大的容量可以容纳,有这个问题吗?

  李正强:目前,我们已经建设成为全球最大的铁矿石期货市场。但是相对于我国铁矿石贸易量和消费量,铁矿石期货的成交量、持仓量还相对较低,特别是钢铁产业资本在期货市场的占比有待提升,铁矿石期货市场规模和市场结构还有较大的提升和优化空间。希望更多的投资者来参与交易,满足更多的实体产业,特别是大型钢铁企业、大型贸易商的风险管理需求。

  产业客户的积极参与和期货市场的规模扩大、功能发挥,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过程。我们不希望看到交易量和持仓量的爆发式增长,这种短期巨幅波动并不利于市场功能发挥。我们期望通过持续不断的市场拓展工作,推动市场交易规模稳步提升,引导钢铁企业和大型贸易商有序参与。在这个过程中,企业不断摸索,由小到大,由少到多,逐步积累参与衍生品市场管理风险的经验,进而形成与企业经营相匹配的套期保值交易模式。

  对于我国钢铁行业而言,如何增强风险管理意识和能力是一个极为迫切的重大课题。整体上,我国钢铁企业运用期货工具避险和定价的能力不足,铁矿石期货价格的代表性还需进一步提升。希望我国钢铁行业面对期货市场能够更加开放、积极,把期货工具运用好,通过期货市场转移风险,有效保障企业的稳健经营。

  应重视风险管理市场建设

  记者: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请问在这个过程中,期货衍生品市场要发挥什么作用,又将面临哪些挑战?

  李正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衍生品市场大有可为。在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进程中,需要建设一个有效的风险管理市场,解决资源要素配置效率问题。同时,我国经济正从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高质量发展意味着经济运行平稳、结构完整均衡、价格反应灵敏等。微观企业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需要其提质增效,具有较强的风险防控能力。因此,以衍生品市场为主体的风险管理市场建设,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但是,我国衍生品市场发展还不充分、不平衡、不完善。“不充分”体现在很多大宗商品还没有上市衍生品工具,已上市品种还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在大豆等已上市的品种上,我国大豆表观消费量是美国的2倍,但美国大豆衍生品成交量是我国的8倍。

  “不平衡”体现在我国衍生品市场存在“自然人客户多,产业企业、金融企业等法人客户少;贸易商多,生产商少;境内客户参与多,境外客户参与少”的“三多三少”问题。据统计,2017年世界500强企业利用衍生品管理价格波动风险的比例为92%。早在2013年,美国上市公司参与衍生品市场比例就达到86.5%,而我国直到2017年该比例仅为8.47%。这样不充分、不平衡发展必然导致市场功能发挥的“不完善”。

  从发展阶段看,我国衍生品市场还处于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时期。我们的发展目标是要建设衍生工具齐备、产品种类丰富、运行安全高效、功能发挥充分的高质量衍生品市场,与我国经济地位和经济发展需求相适应、相匹配。